引子

“武德年称假玉瓷,即今真玉未为奇。”

“寻常工作经千指,物力艰难那得知。”

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,是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。这种白地蓝花融进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素净和飘逸,具有相当典型的民族特色。加上青花是釉下彩,花纹永不褪落,一经问世,便风行四方,成为瓷器的主流。景德镇也因之迎来了空前的繁荣,成为驰名中外的“瓷都”,“至精至美之瓷,莫不出于景德镇”。

公元582年,陈太建十四年一月十日,陈宣帝陈顼去世。十一日,太子陈叔宝在父皇灵柩前哀哭治丧时,其异母弟陈叔陵忽然取出涂抹了毒药的利刃,直击兄长后颈。陈叔宝猝不及防,当即闷绝于地。

陈叔陵见未砍中要害,还欲上前再补上一刀,太子生母皇后柳敬言慌忙挺身相救。陈叔陵毫不客气,又挥刀将柳后砍伤。太子乳母吴氏自后抱住陈叔陵胳膊不放,陈叔宝这才趁机爬了起来,在左右护卫保护下拼命逃出,旋即调派大将萧摩诃讨伐陈叔陵。最后,陈叔陵被杀,侥幸不死的陈叔宝终于得登大宝之位,即为陈后主,是陈朝末代皇帝。

当时隋朝已经统一北方,隋文帝杨坚雄心勃勃,志在天下。而于凶险中侥幸即位的陈后主自恃有长江天险,不理朝政,只知宠爱美女张丽华,奏伎纵酒,作诗不辍。又大建宫室,在本已极为壮丽的华林园中增建临春、结绮、望仙三阁,高达数十丈,以沉、檀香木作门窗栏槛,并下令新平镇(新平镇:古镇名,因当地人以制陶为业,又称陶阳镇。东晋时改为新平镇,即今江西景德镇。水土宜陶,南朝陈时已有制瓷业的记载,以陈后主令烧陶瓷柱础尤为著名。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年),唐廷设置新平县,而原新平镇因在昌江之南,遂改新平镇为昌南镇。后新平县又先后更名为新昌县、浮梁县(即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名作《琵琶行》诗句“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”中所提“浮梁”,事见同系列小说《大唐游侠》),县治也因易遭水淹而迁至新昌江口(旧城东南岸)。宋真宗景德年间,改昌南为景德镇,因年号名,据《宋会要辑稿》:“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,景德元年置。”从此“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”,“而昌南之名遂微”。)瓷窑烧制陶瓷柱础(柱础:古代建筑构件一种,承柱的础石,柱下的基础。古代人为避免落地屋柱潮湿腐烂,往往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,使得柱脚与地坪隔离,起到防潮作用。同时又能加强柱基的承压力,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。柱础多为石质,也有木质和铜质之记载。又,陶与瓷本为不同器皿,瓷器表面施釉,烧成温度更高,质地坚硬,吸水率极低,敲击能发出清脆的金属声。陶器多不施釉,烧成温度略低,质地不如瓷器坚硬,吸水性比较强,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清脆。但后世多用陶瓷代称瓷器,如景德镇又称“陶阳”,又有《陶歌》,此“陶”即指瓷器。书中另会涉及陶壶,是一种陶器。)进献,供三阁御用。

新平镇接到陈后主诏令后,立即开始赶工。然窑场生产出来的柱础虽然雕镂精巧,但却因为原料本身的强度不够,承受不住高大阁柱的沉重压力。几度试制,仍不堪用。陈后主本意意在创新,欲建造三座前所未有的楼阁,不想瓷器虽由土石烧制而成,坚固程度却远远不及其本源,既是事与愿违,只得悻悻作罢。然新平瓷窑的名声却就此传扬了开去,自此之后,当地人多以烧制陶瓷为业。

数年后,陈朝灭亡,隋朝一统南北。又过了四十年,李唐代隋,天下气象为之一变。新平瓷工陶玉将自己烧制的瓷器运往关中销售,其瓷器以当地高岭土(高岭土:又称膨土岩、斑脱石、甘土、皂土、陶土、白泥、瓷土,是一种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黏土矿物,富含硅、锌、镁、铝等矿物质,呈白色软泥状,颗粒细腻,状似面粉。其化学成分相当稳定,被誉为“万能石”,是制作瓷器的重要原料。因最初在中国江西景德镇高岭山一带发现而得名。1712年,法国传教士昂特雷柯莱(又译作安特略可)曾向国外介绍过高岭瓷土,自此高岭土声名远扬,身价百倍。今国际上用Gaoling(“高岭”译音)作为制瓷原料的代用语。质纯的高岭土呈洁白细腻、松软土状,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质,用它制出的瓷器质地坚硬,刀不能刻,敲起来声音清脆。可惜的是,景德镇高岭山所产高岭土早在清代已被开采殆尽,但是由于高岭山在陶瓷史中的显赫地位及保存有大量古遗迹,至今仍是景德镇的著名观光旅游胜地。又,高岭土即民间所称观音土。大饥荒时期,观音土常被饥民当成食物充饥,吃下后暂时解除饥饿感。如崇祯三年(1630年)陕西大饥,陕西巡按马懋才在《备陈大饥疏》中称陕西百姓只能吃观音土填饱肚子。但观音土并非有机食物,含大量氧化铝,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,少量吃不致命,但由于毫无营养成分,吃久了人还是会死于营养不良。此外,吃了观音土会有腹胀、手足浮肿、难以大便等症状,历史上曾出现过大量食用观音土致死的案例。)烧成,土腻质薄,莹缜如玉,立时轰动京城,达官贵人争相购买,直至惊动了皇宫中的唐高祖李渊。唐高祖慕名欣赏过陶玉瓷器后,由衷惊叹,称赞其为“假玉器”。

武德四年(621年),唐高祖正式颁布诏令,命新平就镇设县(据说“新平”意为新近平定,与晋代大将陶侃(籍贯都昌,陶渊明曾祖父)在此地平定过一场叛乱有关。最初的新平县地域很大,包括后来的祁门和婺源的一部分。唐玄宗开元年间,改新平为浮梁,并析东南游金乡与休宁县西南合置婺源县,缩减浮梁县面积四分之一以上。但当地方言(通用浮梁话)仍属徽语祁婺片。唐代宗年间,又分出浮梁县东北部与歙州合黟县西南部置祁门县,再次缩减浮梁县面积三分之一以上。),改新平镇为昌南镇,并指名要求当地制瓷能手霍仲初制器进御,“于是昌南瓷名天下”。自此,昌南瓷器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运往四方,誉满海内外,为中国赢取了巨大财富及不朽声名,外国人甚至以“昌南”(China的英文发音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“昌南”。)作为东方中国的代名词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丝绸之路上,丝绸、瓷器、茶叶是三宗大件商品,来自江西的瓷器和茶叶占了相当分量。浮梁不仅以制瓷独步天下,更是当时中国的主要茶叶产区和集散地(据《元和郡县志》:唐宪宗元和八年(813年),浮梁“每岁出茶七百万驮,税十五余万贯”,茶叶产量和税收各占当时全国的八分之三和三分之一。当时人们往往将“浮梁茶”作为“茶”的代名词,称“茶商”为“浮梁之商”。),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号称“万国来求”。

宋代时,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(宋朝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、商业最繁荣的朝代,其最鼎盛之时,一年的铸钱量最高达五百万贯,而明朝总共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,总铸钱量也仅一千万贯。)。彼时瓷器亦是重要外销商品,窑场遍布全国各地。各窑(窑:烧砖、瓦、陶瓷器的构筑物。本书中,“窑”有多重意义,有的指烧火的火窑,即“窑”本身的意义;有的与地名连用,如“景窑”通指景德镇所产瓷器,“汝窑”指汝州所产瓷器等;有的与年代连用,如“宣窑”“成窑”分指明代宣德、成化年间所生产的瓷器;也有与姓氏或姓名连用的,如下文将要出现的“崔公窑”,代指名匠崔国懋所制作的瓷器。请读者自行根据上下文分辨,不再一一注释。)所产瓷器各具特色,如昌南依旧以青白瓷知名于世,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,青中有白,白中显青,号为“影青”。景德年间,宋真宗因酷爱昌南瓷器,特下诏以年号命名名瓷产地,改昌南镇为景德镇。

然因利益巨大,瓷器行业竞争亦相当激烈,景窑并非一枝独秀,名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,尤以汝窑、定窑、官窑、哥窑、钧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,号称“宋代五大名窑”。

汝窑位于河南汝州,被公推为五窑之首。其瓷器以青瓷为主,釉色有粉青、豆青、卵青、虾青等。因胎体较薄,釉层较厚,色如堆脂,釉面有细微开片,呈现出玉石般质感,庄重大方,魅力独特。

定窑位于河北定州,以白瓷为主,瓷质细腻,质薄有光,釉色润泽如玉。

官窑北宋时位于开封,主要烧制青瓷,釉色以月色、粉青、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,器物造型带有宫廷风格,雍容典雅,质地优良。

哥窑又名哥哥窑,产于浙江处州,胎色黑褐,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,釉色为粉青或灰青。其主要特征是釉层冰裂,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,俗称“开片”或“文武片”。细小如鱼子的叫“鱼子纹”,开片呈弧形的叫“蟹爪纹”,开片大小相同的叫“百圾碎”。

钧瓷位于河南钧台,所产瓷器两次烧成,第一次素烧,出窑后施上釉彩,二次再烧。由于釉层中掺入了其他配料,在烧制过程中,配料汽化,造成了奇特的艺术效果——除本色釉外还会变出其他颜色,红、蓝、青、白、紫交相融汇,千变万化,灿若云霞,宋人以诗句“夕阳紫翠忽成岚”赞美之——此即为“窑变”,是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。由于瓷层较厚,入火后釉料自然流淌,以填补裂纹,出窑后形成流动型线条,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,故称为“蚯蚓走泥纹”。因其色泽纹路奇特,深受皇宫贵族喜爱。

北宋灭亡,宋室南渡,河北、河南之地多为金人所占,汝窑、定窑、官窑、钧窑均因之受挫,从此衰微直至消亡。南宋虽然又在临安凤凰山再设官窑,然瓷器行业之兴旺繁荣已大不如前。

蒙古入主中原后,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元帝国。执政者极端重视对外贸易,外销商品需求量剧增,由此极大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。瓷器业再逢春天,各地窑场生产规模普遍扩大,烧造技术也更加成熟。景德镇在出产高岭土的地利之便上,更是取得了工艺上的新突破,发明了“二元配方法”(瓷器制作原先是先用瓷石制成瓷胎,再入窑在高温下烧制成瓷器,称为“单料成瓷”。景德镇所发明的“二元配方法”,则是使用瓷石和本地特产高岭土两种原料混合来制造瓷器。高岭土主要在地表之下,其质地和成分的不同可以直接影响到陶和瓷在窑中的变化,所以优质的高岭土可以制作出出色的器物。以高岭土作为制瓷原料,大大促进了陶瓷工艺水平和制品质量的提高。而景德镇高岭土的开发和利用,为当地制瓷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对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变革作用。又,制瓷用高岭土和瓷石配比而成,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一个特征。),提高了烧成温度(使用“二元配方法”有效提高了烧成温度,如此就能相应改变釉(参见后面注释)的配方。唐宋时,景德镇瓷釉采用釉果掺入釉灰配制。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(主要特性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含量比普通瓷石高)。釉灰用石灰石、凤尾草烧炼而成,主要成分是石灰石(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煅烧后含氧化钙达90%左右)。元代时,由于“二元配方法”使烧成温度提高,瓷业工匠增加了釉果成分而减少了釉灰成分,使釉的浓度增高。这样,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、氧化钙减少,改变了釉面状态,使得釉层厚度可以增加,釉面的显色也相应改变,釉表更加光泽柔滑,瓷器洁白无瑕,更为精美。),减少了器物变形,使得烧造大型器皿成为可能。www.99csw.com

不独如此,景德镇的能工巧匠还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,烧成了青花、釉里红等釉下彩(釉(yòu):是以长石、石英、滑石、硼砂、高岭土等矿物为原料制成的物质,按一定配比研磨制成釉浆(又称釉料),施于瓷器、陶器坯体表面,经一定温度煅烧,便成为具有玻璃光泽的涂层。在金属表面施加的釉层,则称为珐琅。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、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,还有美化器物、便于拭洗、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。相应地,彩绘瓷器分为两种:一种是釉下彩,另一种是釉上彩。釉下彩是在瓷胎上釉之前,先用色剂在胎体上画上装饰色彩或图案,上釉后经过焙烧,便永久地附着在瓷器上。釉上彩则是先在瓷胎上上釉,烧过一次后,再用着色剂画在釉上,然后再烧一次。)瓷器,自此结束了瓷器釉色仿玉类银的历史,为中国瓷器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
“青花”是指瓷胎(尚未涂施釉料的瓷器胎骨称之为“胎”。由于做胎的泥有精粗之分,故胎的名目也各异。如精细瓷泥所用的称瓷胎;用泥捣水中,取其未沉的细粉澄之而做的为浆胎,即用精细淘洗之浆泥制成的质轻松软瓷胎,俗名“浆胎”;用普通较粗瓷泥做的瓷器为瓦胎;笨重而坚朴的为石胎;瓷器胎土含铁量较多,烧成后色黑褐如铁的称铁胎,如宋代建窑兔毫盏一类的胎。)制作完毕后,先以青料(青料又称青花料,即后世所称钴料。钴料是一种矿物质,在高温下呈现蓝色,且着色力强,发色鲜艳,窑内气流对它影响较小,烧成范围较宽,呈色稳定。顾名思义,钴料的主要成分是钴。钴是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为Co,原子序数27,属过渡金属,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,比较硬而脆,有铁磁性。公元1735年,瑞典化学家布兰特(Brandt)首次分离出钴。1780年,伯格曼(Bergman)将钴确定为一种新元素。钴的英文名称“Cobalt”来自于德文的Kobold,意为“妖魔”,因为钴矿有毒,矿工、冶炼者常在工作时染病,钴还会污染别的金属,这些不良效果过去都被看作坏精灵的恶作剧。钴矿主要为砷化物、氧化物和硫化物。钴在常温下与水和空气都不起作用,性质同铁、镍相似。在加热时,钴与氧、硫、氯、溴发生剧烈反应,也能与一氧化碳形成羰基化合物。今人可以用科技手段分析,但古人却在有限的条件下不断进行工艺创新,将公认有毒的钴矿应用于瓷器制作,这需要大量反复的实践才能做到。)为色剂,在素坯(原料经过陶车或手捏成的定形,没有经过火烧,其质仍是生土的叫“坯”,为专业术语,近似于“胎”。)上绘画,名为“画青”或是“画料”。画料与一般的绘画不同,由于受到坯体材料和形状的限制,表现技巧有一定的变化。图案以动物、植物为主,也有山水、人物等,但绘画吸纳了文人画元素,从始至终保持了中国画风格,由此显露出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。画料之后,再上透明釉,然后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。青料经火发色,即呈现出鲜艳的蓝色花纹。

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,是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(青花瓷形成青花的关键在于钴料(青料)。钴料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——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曾利用它的化合物制造有色玻璃,生成美丽的深蓝色;中国唐朝彩色瓷器上的蓝色也应用了钴的化合物作着色剂。因而准确地说,青花瓷并不是创始于元代,在唐代时就已经出现。但由于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是在元代,且“二元配方法”创于元代,此技术明显提高了瓷器表面光滑度,与青花釉下彩工艺相得益彰,因而公认为元青花为青花瓷历史的里程碑。又,据说元代统治者大力推广青花瓷,是因为青花的蓝白两色正好暗合蒙古起源图腾“苍狼白鹿”的颜色。)。这种白地蓝花融进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素净和飘逸,具有相当典型的民族特色。加上青花是釉下彩,花纹永不褪落,一经问世,便风行四方,成为瓷器的主流。景德镇也因之迎来了空前的繁荣,成为驰名中外的“瓷都”,独树一帜——“至精至美之瓷,莫不出于景德镇”。进一步讲,青花瓷的流行,完全改变了陶瓷多元化的格局,最终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生产局面。虽则河北彭城出黑花瓷,浙江处州产青瓷,福建德化有白瓷,江苏宜兴有紫砂器,尽为天下名窑,然均不能与景德镇比肩(明人宋应星在其名著《天工开物》中记述:“合并数郡,不敌江西饶郡(饶州)产……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,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。”)。

入明后,青花瓷进入极盛时期,几近垄断了彩瓷市场。景德镇更是“村村窑火,户户陶埏”,成为“五方杂处”,有“十八省码头”之称的陶瓷大都会;有窑近三百座,从事瓷业人员多达十余万人,“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,土著十之二三”,“集天下名窑之大成,汇全国技艺之精华”,以“工匠来八方,器成天下走”而名闻天下。

由于青料选用的不同,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器显现出不同的特点。明初和元代一样,采用外国贡品苏泥勃青(苏泥勃青:又称苏麻离青、苏泥麻青等。其名称的来源,一说是来自波斯语“苏来曼”的译音。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萨姆村,村民们认为是一个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,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。另一种说法是,苏泥勃青应为苏麻离青,是英文smalt的译音,为一种蓝玻璃。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,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,有“铁锈斑痕”,俗称“锡光”,产地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。)。这种进口青料发色,由于含铁量高,线条纹理或青料凝聚处容易产生结晶斑,呈浓黑的松烟墨色,由于闪烁出金属般的光泽,故称“黑铁锈斑”。又由于含锰量低,降低了青中含紫含红色调的因素,因而易发出靛蓝的光泽,绚丽而浓艳,凝重而通透,仿如浩瀚深邃的夜空,散发着神秘诱人的气息。正是由于苏泥勃青发色明艳,呈色爽而不鲜,色性安定,散晕在瓷器胎釉之间,青翠披离,淋漓尽致,令人珍爱,故采用该青料的青花瓷器号称“开一代未有之奇”。

然洪武、永乐时,因“配用未当,故青花未精”,瓷器釉面常常白中泛青,青花发色不稳定,有的色泽发灰,且常有晕散现象,即俗语所称的“洇”。洇本指墨水落在纸上向四外散开或渗透的情状,画坯亦是同理。用苏泥勃青作画时,青料往胎体四下晕开,容易产生毛茸茸的“花边”,如果绘制人物,便极易走形,因而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很少有人物图案。

宣德年间,青花瓷器工艺取得突破性进展,号称“青花之精,空前绝后”。这一时期的青料仍采用苏泥勃青,为了克服苏泥勃青的晕散现象,兼之进口青料珍贵难得,常常将苏泥勃青与色调较淡的平等青料(平等青:又称为“陂塘青”,产于今江西乐平,以色调淡雅著称。)混用。画料时,多使用小笔触着色法,有浓有淡,层次丰富,墨渖淋漓,大有写意水墨画的意趣。并刻意加厚了釉层,使得青花发色趋向柔和。由于釉层较厚,瓷器表面通常有轻微的凹凸不平,称为“橘皮纹”,形成很好的纹理感。成化之后,苏泥勃青原料断绝,不复再得,色彩浓艳、洒脱奔放的宣德青花遂成为绝响,从此有“青花贵宣德”的说法。

成化后,青花瓷多采用平等青料,呈色蓝中泛灰青,清澈淡雅,明快清晰。由于平等青料含铁量不及苏泥勃青,青花瓷上再不见铁锈斑,也不及宣窑瓷器深沉醇厚。着色不再使用小笔触,而采用双勾线条、一笔涂抹等,色调简洁,在细白滋润的白釉衬托下,显得清新悦目,幽雅脱俗,但也不及宣德青花那般富有层次美感。

正德时期,青花瓷器多采用石子青(石子青:又称“石青”,亦称“无名子”,产于江西。此料单独使用时,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,明清两代民窑(民营及个体手工业者)普遍采用此料。官窑(官营,有资源优势)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。)作为青料,青花发色更淡,色调偏灰。为弥补石子青色沉不亮的缺陷,通常加厚施釉,因而釉色光亮莹澈,带有气泡。因青料不比前代,工匠们便用精练的绘画技法来弥补,纹样采用双勾填色,大笔平涂渲染,画面无笔触痕,构图较满,图案生动精致。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呈现出罕见的异域风情,多采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做装饰。

嘉靖时期,瓷窑使用回青(回青为石青中之最贵者,有产于中亚、新疆、云南等多种说法。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。此料发色菁幽泛紫,若单独使用则混散不收,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,但若石子青过多,又会造成色沉而不亮。故有严格比例,有分上青、中青。上青每两回青加石青一钱(混入石子青10%),用于混水(填色),发色清亮。中青四六分加(混入石子青40%),用于设色(勾勒轮廓),笔路分明清晰。)做青料,且讲究青料的提炼过程,浓翠鲜亮,菁幽可爱,蓝色浓翠而略泛紫红色。虽然画工精重不及宣德、成化,却因色泽浓烈而独步于青花瓷制作长廊中,颇受推崇。且产量极大,仅次于宣德窑,景德镇出现了“昼间白烟蔽空,夜间红焰冲天”的壮观景象。自嘉靖八年(1529年)至三十一年(1552年),每年由景德镇运送至北京的瓷器多达三十余万件。

彼时景德镇瓷工以崔国懋最为知名,专门仿制宣德、成化类型瓷器,极为成功。其青花器以盏式碗颇具特色,较宣德、成化两窑大,却不逊其色,精好相同,各地争相购买,成为民窑巨擘,世称“崔公窑”。

到了万历皇帝登基时,跟之前苏泥勃青一样,回青亦步其后尘消耗殆尽。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缺乏好的青料,画料亦变得草率。且因开采泛滥,优质瓷土渐渐缺少,直接导致瓷器制作水平大幅度下滑,“器质较前多逊,不及嘉窑青花”。为了吸人眼球,引人购买,“又以淫巧为务,其秘戏器(秘戏器:以淫秽纹样为装饰或以淫秽动作或神态为雕塑的器物。明代中期以后,商业经济不断发展,市民阶层不断扩大,手工业与商业最发达地区如安徽、江西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已生发出旺盛的资本主义萌芽。与社会经济结构裂变相一致,传统道德体系亦受到强烈挑战,社会风气由俭入奢,人们更看重自我价值,毫无顾忌地追求生活和娱乐的享受,对“好货”“好色”等事非但不以为耻,而且引以为荣,小说《金瓶梅》即诞生于此背景下。)一种,殊非雅器”。

幸运的是,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低迷状态后,人们及时开发出了浙料(浙料:又称“浙青”“土青”,产于浙江绍兴、金华、衢州一带小山上,当地人称其“土钴”。国产青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,重则浓红,轻则淡翠。明人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记载:“凡画碗青料,总一味无名异。……此物不生深土,浮生地面,深者掘下三尺即止,各省直皆有之。亦辨认上料、中料、下料。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煅过。上者出火成翠毛色、中者微青、下者近土褐。……如上品细料器及御器龙凤等,皆以上料画成。……凡饶镇所用,以衢、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,名曰‘浙料’。”)作为新品种的青花料。浙料呈色鲜蓝青翠,明净艳丽,莹澈清亮,艳而不俗,有如蓝色宝石,与嘉靖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,鲜艳而无火气。有了浙料之后,不但发色质量迅速得到提高,工匠们还开创性地使用淡描青花、铁线描、勾筋淡水点染的绘画技法,使得青花画面愈发具备艺术的美感。

一工于器,名家起家。景德镇一时能手辈出,如吴明官、陈仲美、吴为、周时臣等,均为名震当世的制瓷巨匠——器则美备,工则良巧,精进不已,卓然可观,力求超越前古。浮梁官民(“官”指官窑,即朝廷官办的御窑厂。“民”指民窑,顾名思义民间窑口。本书中“民窑”多为通指,既包括有实力的大规模民间作坊,也包括从事瓷业的个体手工业者。)竞市,一派繁荣景象。青花瓷再度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。